定翼飛機的起降非平坦地不可, 因此平原區總是飛行場的首選, 尤其是進入戰時體制後, 軍事優先的前提下, 台灣東西部平原上的許多良田搖身一變成了戰機馳騁的飛行場; 鹽水飛行場就是其中之一; 鹽水飛行場是日軍十號戰備下的緊急建設, 目的是與"北港飛行場"及"北斗飛行場"一同作為連接南北飛行場群的"空中列車"(資料引用: 台灣文獻第六十三卷第三期, 盟軍記載的二戰台灣機場 - 杜正宇,謝濟全著 ), 1944年以前台灣區的飛行場多作為飛行員訓練用途, 由於1943年11月25日的新竹機場空襲行動, 使得日本警覺台灣已陷入戰爭危機, 因此除了作戰機隊向台灣進駐外, 於1944年3月發佈的十號戰備命令, 更促成了許多飛行場的興建, 鹽水飛行場約當此一時間點開始建置, 興築時間約六個月, 但隨著戰事的惡化, 美軍偵察機持續的密集航拍, 1944年下半即為美軍所發現標定, 空照圖中除了南北兩條跑道外, 更有許多日軍典型的V型機堡及數條的戰機聯絡道, 佔地之廣, 施工之繁, 以當時的人力物力水準來說, 均是非常可觀的工程, 只不過隨著日本戰敗, 戰地終究是回歸了良田, 大部份軍事設施均已消失, 只留下些許殘跡供後人憑吊。這次趁著連假南返的機會, 就來個"路過"踏查一番。

也來張疊圖比較一下1944年和2014年這70年來的地景變化, 定位ABC三個點作為踏查標的
這裏是點A, 約是鹽水(北)飛行場的最南端, 稻田裏的小徑大致朝向正北方延伸而去, 視野內都是飛行場的範圍
點A朝正西方望去, 這裏約是飛行場南界, 不過眼前的圳溝跟飛行場無關
點A朝正東方望去, 這裏約是飛行場南界, 不過眼前的圳溝也跟飛行場無關, 不過看著這一大片綠油油的稻田, 想像這裏曾經為了變身飛行場而人馬雜杳, 頗有滄海桑田之感......

B點的民家入口, 原來V型機堡的入口包括了左側的磚圍的的小田園
這裏是點C, 龜佛山作戰指揮中心碉堡
龜佛山作戰指揮中心碉堡算是鹽水北飛行場最明顯的歷史殘跡 , 只不過紀念碑上面的文字說明真的是#$@&@$%^&*@...... 1940年!!! 12條跑道!!! 可抵巨砲!!!..........>.<|||
刻成石碑的東西真的要好好考據啊! 不然除了讓人誤解, 也貽笑大方啊!
以石刻而言, 這架飛機作得算精緻, 不過機頭那個電風扇..............呵~~就當是個意象表徵吧!!
龜佛山指揮中心碉堡看來也是在私人土地上, 上面的農雜品頗多
碉堡西側入口, 被一堆樹枝雜物擋住
從外側入口向裏看, 還看得到內側的入口, 據說碉堡的施工因為軍密緣故, 是由日本人自己進行, 因此地下深處的實際配置隨著日本的戰敗及人員遺返, 再也沒有人知道.....
從西側看龜佛山指揮中心碉堡
從東側看龜佛山指揮中心碉堡

鹽水北飛行場的遺跡大約只剩這些, 70年的歲月足以抹去一切至什麼都不剩........
下一篇讓我們路過"鹽水南飛行場"踏查一下
~待續~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