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口基地這麼優的特質可不是天生而來, 其實中興台訓練場的前身就是日本陸軍所屬的秘匿飛行場--湖口(南)飛行場, 為什加個(南)字呢? 因為湖口地區早先就已存在另外一個飛行場(請容日後再述), 而這個在1944年底才完成的飛行場, 其實規模並不算大, V型機堡只有11個, 跑道長度也只有1000公尺左右, 美軍界定屬於緊急著路場(ELG), 至於其在二戰中到底發揮了多少戰力, 目前仍待研究查明。
以湖口基地的丘陸地勢而言, 要處理出一塊能供飛機起降的平直跑道, 其實並不容易, 挖平填高是必須的程序, 在湖口丘陸上開闢1000公尺等級的跑道已是不易, 但也只能作為戰鬥機級使用的緊急著路跑道, 也許這就是湖口飛行場會被空軍名列在撤廢名單中的原因。
由於原湖口飛行場是屬於公有土地, 1948年空軍呈請保留後, 1964年9月由陸軍接收, 將原本位於清泉崗基地的陸軍裝甲兵學校移至湖口基地, 原本飛行場東南區方未使用的坡地, 1969年的CORONA衛星照片顯示已被陸軍作為甲車操練使用場地, 詳細土地取得方式還待查明。
Google Earth上, 現今湖口基地的相對位置, 中興台訓練場的輪墎清析可見
1969年2月11日Corona衛星KH-4B系列1106-2任務所攝得的湖口基地衛星圖, 基本上湖口基地已經被陸軍大量開發, 戰甲車踩踏過的痕跡清晰明顯
資料來源: 「臺灣文史資源海外徵集與國際合作計畫 - 台灣Corona衛星影像

對照1945年4月1日的美軍航拍照片, 該地區除了飛行場之外, 東方區塊仍屬於農地形態, 而這次針對僅存的飛行場殘跡, 我們準備查探地圖上所標示的A,B,C三個點。
資料來源: 中央研究院人文社會科中心 - 美國國家檔案館典藏台灣舊航空照片
來張三個不同年代的湖口飛行場疊圖
這裏是點A,也就是西北側北機堡聯絡道通往主跑道的出口, 可想像日本陸軍戰鬥機由左方軍卡停方區沿路向右滑行向主跑道......
這裏是點B, 位於中興台的西方, 管制哨口後方就是現今的甲車停放場, 遊覽車所放的區域(該死!被擋住了..)連到管制哨口的這一小段路, 就是西北側南機堡聯絡道僅存的殘跡。

前方路口有衛兵駐點, 此處就是原本朝東再向北彎進入飛行場南端的道路入口

右側高起的平坦臺地就是原本的湖口飛行場了
說來也好玩, 之前一直以為中興台訓練場就是依原本的飛行場的鋪面形狀改建, 所以現今的水泥鋪面一定是當年跑道的一部份, 但空照圖卻怎樣都比對不出來, 透過大範圍的地景比對後, 終於確認, 真正的飛行場主跑道根本就在中央的綠色草皮區中。

原飛行場主跑道北區向南望



中興台觀禮台上朝北拍攝的訓練場, 這半圈是滿滿的車海啊!!
老實說基地開放參觀真的是累死兵民的一種活動, 主陪辦的官民辛苦, 入場參觀的民要"等","站","走"也是很累, 但想知道咱們納的稅是用去了哪裏也只有這種機會才看得到, 這次的基地開放, 陸軍剛返國的"酋長"也從龍潭基地飛來參一了咖, 總算讓北區快渴死的航迷們能解解渴了, 有關這部份就另篇再述了。
~完~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